首页> 实时讯息>

做青团、放风筝、讲方言……从南美到沪郊,外国友人被中国传统文化“圈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3:36:00    

“绿圆团”“过祀酒”“烧囤”……4月4日,传统节日清明节来临,在金山区朱泾镇新泾村,来自阿根廷的吴飞得(Federico Demarco)正和市民游客一起交流他新学到的清明相关金山方言。听着一句句“金山土话”从这位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小伙口中蹦出,大家惊叹不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清明时节金山本地传统文化的魅力。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等,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承载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文化内涵。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而在金山农村,清明时节挨家挨户都会制作青团等踏青糕点,嫩绿色的踏青糕点不仅赏心悦目、美味可口,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好恰!真的好恰!”在品尝完金山本地青团后,吴飞得用金山话描述着青团的味道。现场,村民们还教他一起制作青团,经过搓圆、捏扁、放馅、捏拢等步骤,一个个圆滚滚的青团成形。做好的青团放入蒸笼中,经过十多分钟的蒸煮,满屋都是青团清新的香气。

阿庆与吴飞得在踏青糕研学课堂讲解“金山方言与清明节”

一位阿根廷人怎么会来到沪郊朱泾的农村?原来吴飞得和新泾村颇有渊源。在上海大学攻读语言学硕士期间,吴飞得就将上海郊区方言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同样喜爱方言研究的朱泾小伙封烜鑫,人称阿庆,而阿庆正是土生土长的新泾村人。阿庆不仅带着吴飞得去金山乡村寻访说着地道方言的老人,还教会了他一口正宗的金山话,这次更是带着他体验了清明做青团、尝踏青糕、放风筝等中国传统民俗。

前来体验的市民游客做出好看的踏青糕

说起踏青糕点,当天上午,在位于新泾村的金龙小学,80后返乡创业做糕的朱妙春夫妇为市民游客讲述了踏青糕的由来,并带着大家动手体验这一非遗美食的制作。“今天准备了两种口味的米糕粉,原料全部来自清明时令植物,一种是艾草,另一种是浆麦草,加入两种植物汁的米糕粉,都能做出绿色的踏青糕,但风味各有千秋。接下来,大家先在模具里铺上一层糯米粉,放入馅料,随后再盖上一层糯米粉……”跟随着讲解,一块块绿色的踏青糕新鲜出炉。

“我们希望通过青团、踏青糕等传统美食,来复制记忆中的味道,让节气文化融入当代生活中。”新泾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泾村是朱泾镇的农业大村,也是金山稻米产业化联合体的主要承载区,目前水稻种植约4000亩。除了平常作为主食的大米,此次制作踏青糕点的糯米粉也都产自新泾村。

阿庆带着吴飞得体验清明民俗“放风筝”

一直以来,朱泾镇都非常注重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元宵走三桥、中秋扎花灯,还是清明时节制作踏青糕点,都是传统民俗文化在朱泾的生动体现。接下来,朱泾镇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依托,以文化传承为抓手,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让传统民俗文化在古镇朱泾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关文章:

清明小长假 龙山县惹巴拉景区社饭飘香迎客来04-05

清明济南三大火车站运输启动,预计发送旅客87万人次04-04

假期首日,北京多地出现车流高峰!这些路段别“扎堆儿”04-04

2025清明档新片总票房破亿,浙江出品《不说话的爱》领跑04-04

做青团、放风筝、讲方言……从南美到沪郊,外国友人被中国传统文化“圈粉”04-04

【网络中国节·清明】福州各地开展主题活动让“绿色清明”深入人心04-04

小观看天丨清明时节雨纷纷,出行请带好雨具(2025.4.4)04-04

果然视频丨2025年清明假期,在威海有以下轻微交通违法可免罚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