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清明节前后向来是我国森林草原火灾的高发时段。这一时期,农事活动频繁、祭扫用火增多,森林草原资源面临的风险隐患随之增加。今年春季我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极为严峻复杂。
近日,记者跟随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开展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活动,深入福建福州、三明、龙岩等地,探寻当地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创新实践。
据统计,人为因素是森林草原火灾的最大“祸首”,90%以上的森林火灾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一次不当的农事、祭祀用火,或者随手丢弃的烟头,都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灾难。
如何管住火源,护佑山林平安?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是省级重点一级森林火险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7.91%。上杭县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主任杨军介绍,近年来,该县构建起“全县一盘棋,全员齐参与”的森林防灭火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应急、林业、公安、农业农村等关键部门职责,形成了协同发力、共管共治的局面。
在上杭县古田镇村,记者见到了当地护林队队长李发祥,他于2006年加入护林队。如今,年过半百的他,足迹踏遍全镇31个行政村、48万亩山林。采访中,记者跟随李发祥的脚步,爬上了海拔900余米的“云上境”瞭望平台。
“这里是全镇的最佳观测点,各个区域尽收眼底。我们每天安排2名护林员在此值守,还有1名无人机操作员对重点地段、林区展开巡飞巡查,确保火情隐患早发现。”李发祥对记者说,护林员都是本地村民,熟悉情况,一旦发现火情,能迅速锁定起火点所在村、大队乃至具体农户,护林队3分钟至10分钟即可抵达现场。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防火处处长潘振旺介绍,目前,福建省每个乡镇都至少配备一支半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任何一个乡镇出现火情,周边乡镇的灭火力量也能够迅速增援,将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
成立市场化森林消防队伍,是福建省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举措。永安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江先钢告诉记者,永安市创新森林资源管护社会化机制,成立金盾森林资源管护有限公司,组建森林巡防大队,按照永安林业股份有限公司4.6元每亩、生态公益林3.35元每亩、其他山场2元每亩的标准收取管护费。并从管护费中提取1元每亩作为森林消防经费,应用于森林防火日常巡护、森林火灾扑救等工作中。
“目前,这支队伍已经壮大到133人的规模,年营收达到1300余万元。除去每名队员每月5000元至6000元工资,每年还可结余200万元至300万元,真正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江先钢说。
如果说精细管控是森林防火的基石,那么科技赋能无疑为这项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三明市宁化县林地广袤,森林防灭火压力巨大。近年来,当地运用无人机自动巡飞技术,打造空地一体的森林防火与应急管理体系,森林防火与应急处置能力大幅跃升。
在宁化县应急管理局楼顶,一个2米见方的智能机箱颇为显眼。工作人员简单操作后,机箱盖缓缓开启,无人机随即升空,奔赴指定区域进行巡检。无人机通过可见光和红外相机监测火源位置,实时传输火情蔓延趋势,为救援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任务结束后,无人机自动返航归巢充电。
“相较于人工巡山,无人机巡护效率提升20倍,耗时短、覆盖广,能及时捕捉异常,采集处理数据。”宁化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罗永琰介绍,2024年,福建省应急管理厅选定宁化县作为无人机空地一体化体系建设试点县,部署20座无人机自动巡飞机库,全县95%的区域都在监测范围内。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普及,数字防火技术被广泛应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更加精准有效。走进福建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只见多屏展示的“福建省数字应急综合应用平台——森林防灭火预警监测系统”正实时监控全省的重点防火区域。
潘振旺介绍,该系统集火险等级推送、火情热点定位、生产用火报备等多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全省防控联合。系统会根据“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信息共享平台”每日发布各地卫星监测热点,实时排查隐患,精准定位到省内的镇、村和山头,大幅降低人工核查成本。目前,福建省已有2867路高空探头,实现24小时无间断盯防布控,让火灾隐患无处可藏。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福建省森林火灾逐年减少。近两年已降到年均个位数,且无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发生。我们将坚持防灭并举、以防为主,综合治理、不断创新,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潘振旺说。(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
相关文章:
筑牢林草防火安全屏障04-05
痛心!沈阳2名消防员救火牺牲04-04
湖南南县:育秧中心春耕忙04-02
多点开花 打造消费新增长极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