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开展免费城市癌症筛查织密“健康防护网”
近年来,南昌市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自2018年成为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监测点以来,持续推动癌症防治工作。该项目重点针对肺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以及上消化道癌(含食管癌和胃癌),为市民提供免费的高危风险评估和临床筛查服务。截至目前,该项目覆盖全市8个区、45个街道、121个社区(村)。该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完成问卷调查和风险评估9.8万余例,开展临床筛查4.1万余人次,共发现癌症及各类阳性病例2343例,整体早诊率达到84.84%,有效实现了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A
“早筛早治”覆盖升级 49个筛查点打造“家门口”服务
目前,全市49个筛查点已全面开放登记,45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市民可到相关筛查点进行登记筛查。此次筛查面向45至74周岁(以身份证年龄为准)的南昌市常住户籍居民,要求参与者无恶性肿瘤病史,无严重心、脑、肺疾病或肾功能障碍,且5年内未参加过该项目。符合条件的市民可持身份证前往就近筛查点,通过手机扫码完成在线问卷评估,经评估为高风险人群者可预约江西省肿瘤医院进行专项筛查。
3月31日,记者前往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探访。该中心主任文庆华正详细地答复向前来咨询的居民,“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在‘中国居民癌症防控行动’进行注册和问卷调查以及风险评估,也可以在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扫描二维码完成问卷调查。如果评估结果中有肺癌、乳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结直肠癌中的任何一项高危,符合条件即可预约免费筛查。”
九龙明珠小区居民屈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我们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来的短信通知,得知有免费癌症筛查项目,就过来检查一下。上了年纪,做个筛查心里也踏实。”
据文庆华介绍,屈女士收到的短信通知,由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智慧医疗系统统一发出。“目前,辖区内16个社区的3.6万余名居民都已签约我们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居民可享受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优先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等一系列便捷服务。”
在东湖区董家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万云悉心指导居民预约江西省肿瘤医院的专项筛查,同时耐心地叮嘱居民各项注意事项。万云介绍,“今年,通过前期开展问卷调查与筛查工作,我们已发现高风险病例70余例,累计完成190份问卷和54例筛查。后续,我们还计划深入社区持续开展宣传活动,让更多居民受益。”
4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江西省肿瘤医院门诊楼肿瘤筛查登记处,现场已有不少市民在癌症筛查抽血处进行抽血。居民李先生带着68 岁的母亲余女士在一旁等候,他告诉记者,今年3月,他们前往东湖区董家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初步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母亲胃癌的患病风险较一般人群更高。
“刚得知评估结果时心里确实很忐忑。”李先生坦言,“但转念一想,能够及早发现风险是件好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很贴心,不仅帮我们预约了肿瘤医院的专项检查,还详细讲解了后续流程。稍后母亲要接受胃肠镜检查,等结果出来就能明确情况了。更难得的是,这些检查都是免费的,实实在在地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经评估确定为癌症高风险的居民,可自主选择三项免费检查项目,可为每位参与者平均减免约1200元的检查费用。”江西省肿瘤医院癌症中心主任医师任剑告诉记者,筛查结果阳性的居民可享受年度免费复查服务,而完成五年评估周期的居民则可重新参与项目,进行新一轮的风险评估和筛查。
B
技术赋能筛查 提升检测精准率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沿用国家癌症中心制定的标准,采用低剂量螺旋CT、胃镜、肠镜、乳腺超声+乳腺X线、腹部超声+甲胎蛋白(AFP)等新技术,极大提高了检测准确率。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早期筛查,能够实现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对女性健康的危害。
“为全面提升筛查工作的广度和精度,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我们采用乳腺超声结合乳腺X线,将单项筛查的检出率从80%提高到95%。这种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乳腺的内部结构,发现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结节、肿块等异常情况,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肿瘤医院癌症中心主治医师王晓波介绍。
此外,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的筛查同样依赖精准的技术组合。通过结合幽门螺杆菌检测、便潜血检测,再辅以胃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能够在第一时间敏锐捕捉并准确诊断出异常病变,极大提高早期癌症的发现率。
作为南昌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唯一的定点筛查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在硬件配置方面,配备了国际领先的筛查设备,其精度和性能均远超国家项目标准要求,并严格筛选组建了一支由各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专家团队,确保筛查工作的专业性。同时,省项目办(癌症中心办公室)精心构建了省、市、区三级培训制度与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位参与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对于筛查中发现异常的居民,江西省肿瘤医院建立了高效的跟进机制。一旦筛查结果显示异常,医院会立即安排专人与居民取得联系,及时引导其进一步接受诊治。针对极少数无法直接联系上的居民,医院积极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多方协作,确保每一位筛查结果异常的居民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的治疗,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我们持续优化筛查全流程服务,重点提升居民体验。在预约环节,动态维护系统号源,实现‘评估即预约’的‘一站式’服务;在检查环节,将三项生物学检测和肠镜用药前置到社区,减少居民往返次数;在医院设置筛查专属通道,配备专人引导;建立电子报告系统,确保结果实时可查;安排资深专家免费提供报告解读和就诊指导。”江西省肿瘤医院癌症中心办公室主任唐俊介绍,“这些创新服务显著提高了居民参与度,让早筛更便捷、更贴心。”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监测点已从南昌市扩展到赣州市、九江市、抚州市,极大提高了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早期癌症的诊断率、治愈率,有力减轻了癌症患者家庭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各级医疗机构的癌症防治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C
强化癌症早筛宣传 推动高危人群主动筛查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癌症筛查手段日益先进,然而公众对于癌症早期筛查的认知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科科长熊光星介绍,肺癌、乳腺癌等癌症早期症状隐匿,对于长期吸烟者、有家族病史等高危人群而言,应主动参与筛查,避免延误治疗黄金期。以肺癌为例,我市超半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而早筛可将治疗成本降低80%,这一数据凸显了早筛的重要性。
癌症防治,与民生息息相关,一直备受百姓关注。南昌市疾控中心(市卫健执法局)慢性病防制科科长熊文艳表示:“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立体化宣传网络。线上依托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科普知识;线下则深入社区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活动,实现面对面精准宣教,提高居民对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癌症筛查的参与率,努力实现筛查模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癌症早筛工作推进得好不好,专业技术水平至关重要。为此,我市每年都会组织全市各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区(新区)卫生办以及相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此外,我市还持续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积极引导重点人群前往筛查点,参与城市癌症筛查以及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全方位推动城市癌症早筛工作广泛开展。
那么,究竟哪些人群属于癌症高危人群呢?王晓波给出了详细解答:“长期吸烟或频繁吸入二手烟的人群,是高危群体中的典型代表。吸烟与多种癌症紧密相连,如肺癌、口腔癌、上消化道癌等,研究还发现,男性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也与吸烟存在关联。”
除了吸烟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样也会增加患癌风险。日常饮食中偏爱肉类及加工类食品,像烟熏肉、烟熏鱼、腊肉、腊鱼、腌菜等,且蔬菜水果摄入量少的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普遍较高。同时,饮酒也是引发结直肠癌的一大重要风险因素。无论饮酒量多少,长期饮酒者患结直肠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2至3倍以上。从结直肠癌筛查结果来看,80%以上患有结直肠息肉的居民都有饮酒习惯,尤其是经常在夜间吃夜宵并喝啤酒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谈及胃癌与食道癌,其高危因素相对明确。家族遗传史是重要因素之一,饮食习惯也不容忽视。经常食用火锅、饮用过热开水的人群,由于食管黏膜反复受到高温食物的刺激,患食道癌的风险大幅增加。
从过去“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南昌不断通过下沉服务、技术升级与科普宣教,逐步构建癌症防治的“第一道防线”。未来,随着更多癌症筛查项目落地,这一“健康红利”将惠及更广泛人群,为“健康中国”注入南昌力量。(黄钰 洪观新闻记者 肖周)
相关文章:
鹰眼预警:建研设计营业收入大幅下降04-04
特朗普卖“特朗普卡”04-04
从“治己病”到“防未病”04-04
谢径安传化农创村一期成果展示暨镇域共富项目发布启动04-04
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04-04
凝聚湘商张商力量 共绘张家界发展新画卷 张家界市2025年“情暖湘商”恳谈会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举行04-04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