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长宁奏响“文旅商体展”融合新乐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2:30:00    

这个春天,第七届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如约而至。这场以“传统与现代的回响”为主题的艺术盛会,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狂欢,更是一场文化交融、城市活力与艺术创新的交响曲。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手风琴艺术家与长三角优秀演奏家齐聚长宁,以琴声为纽带,串联起历史建筑、商圈街巷与市民生活,绘就了一幅“艺术与城市共生”的绚丽图景。

4月5日,在虹桥艺术中心的舞台上,一曲《百鸟朝凤》的华彩合奏让全场现场观众发出连连惊叹,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音乐世界。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胡晨韵与意大利电子手风琴双料冠军皮耶罗·阿德拉尼亚的首次合作,成为本届艺术周最耀眼的“破圈时刻”——吹着唢呐的胡晨韵从观众席走向舞台上的阿德拉尼亚,唢呐的高亢嘹亮与电子手风琴的灵动音色交织,鸟鸣般的旋律从舞台流淌至观众席,让东方与西方艺术完美融合。

演出后台,提到与唢呐的合奏,皮耶罗仍难掩激动之情

“真的激动又惊喜!”演出结束后,皮耶罗·阿德拉尼亚难掩兴奋。尽管排练时间不足3小时,但两位艺术家在即兴华彩段落中迸发出了惊人的默契。“来中国前,我收到了《百鸟朝凤》的曲谱和录音,当时就特别喜欢。到现场真正听到唢呐的演奏后,更惊喜了,因为我们西西里岛有一首民乐,和《百鸟朝凤》的感觉很像,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皮耶罗·阿德拉尼亚说。

曾多次“跨界”演出的胡晨韵用“天作之合”四个字形容这次与手风琴的首次合作。“手风琴的和声特质与唢呐的穿透力形成互补,这种碰撞让我重新思考音乐的可能性。”这次中西乐器的美妙“对话”,不仅成就了一场视听盛宴,更埋下了跨文化传播的种子——两位艺术家约定,将带着这首《百鸟朝凤》走向西西里岛,乃至全球舞台。

中外艺术家们在后台彩排

这场创新的背后,是长宁区对艺术融合的深刻洞察。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副秘书长王从余表示:“当手风琴遇上唢呐,不仅是音色的交融,更是文化基因的共振。长宁以艺术为媒,为全球观众打开了一扇理解中国音乐的窗口。”

重返上海,国际手风琴联盟主席、意大利著名手风琴演奏家米高·帕特里尼难掩激动之情。他提到,今年恰逢国际手风琴联盟成立90周年,在此重要时刻再次来到上海参与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意义非凡。“可以说,我见证了长宁如何将手风琴从剧院舞台推向城市肌理。”

在当晚虹桥艺术中心的盛典中,来自瑞典的“键钮魔术师”列昂尼德以一曲《云雀》拉开序幕,俄罗斯青年演奏家尼基塔则以改编版肖邦圆舞曲掀起热潮;中国“海上风琴”组合以长宁原创作品《爱上这座城》摘得满堂彩,这首曾获国家级“群星奖”的曲目,2024年已由帕特里尼与中国艺术家共同演绎,成为中外音乐家情感共鸣的象征。

米高·帕特里尼还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了年轻一代“手风琴人”的崛起:“他们既传承了古典手风琴的技艺,又以电子手风琴探索未来,这是艺术永葆活力的关键。”艺术周期间,长三角琴童与国际大师的同台演出、专家对谈与教育研讨,无不彰显手风琴艺术周在长宁“从传承到创新”的全球视野。

票根经济:艺术与城市烟火共舞

艺术周的琴声不仅回荡在剧场,更融入了市井街巷。长宁区副区长顾洁燕出席艺术周盛典之夜并表示,今年,通过手风琴演出与优秀文化历史建筑导览的创新结合,为市民公众的参与开辟全新维度,吸引近悦远来的市民游客“赏演出、游长宁、享乐购”。“像‘邬达克之美,手风琴之旅’这样的文旅结合的活动,若我有闲暇也一定会报名去体验!”

记者了解到,本届手风琴艺术周期间,长宁首创“全时驱动”模式——白天,上生·新所的“漫游琴音巷”亲子活动让艺术浸润家庭;夜晚,虹桥艺术中心的跨界音乐会点亮都市夜空;工作日的傍晚,临空商圈的“微风露台音乐会”助推夜经济;小长假,长三角优秀节目展演让高雅艺术走向大众。

“手风琴+”的文旅融合策略更催生了“票根经济”新场景。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融合,让艺术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催化剂”。

此次手风琴艺术周期间,春秋旅游推出的“邬达克之美 手风琴之旅”三天限定线路,将百年邬达克建筑与音乐盛宴串联,吸引全国30余名“首发团”游客“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长宁区联动特色酒店,凭演出票根可享住宿优惠或纪念礼品,实现了“观演+打卡+消费”的全链条体验。一张小小的票根,正在撬动区域经济的“大循环”。

近年来,长宁区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不断推动文化与旅游、商业、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了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正是其中的生动范例。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长宁将持续深化“手风琴+”品牌,通过艺术赋能城市更新,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同时,长宁将进一步提升不同文化艺术的附加值,突出文化引领,加速国际文化交流,让多元文化触达社区、校园、商圈等更多角落,以艺术为笔,勾勒出文化繁荣、经济活跃、社会和谐的城市发展新画卷,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贡献长宁样本。

部分图片来源于区文化和旅游局

撰稿/摄影:甘力心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广外波兰语系外教在波兰主流媒体谈中华文化04-07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长宁奏响“文旅商体展”融合新乐章04-06

清明假期,全市重点监测30家景区客流量174.85万人次,增7.43%04-06

让中国艺术史可视可感04-06

澳华人总工会举办澳淘金潮华人死难者纪念碑九周年祭奠仪式04-05

66元解锁价值超3000元的文旅大礼包,这张“潮玩卡”你会买吗04-04

约会春天,艺趣课堂——在颜文樑纪念馆感受自然与艺术的魅力04-03

第十八届介休寒食清明主题活动启动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