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大家都想办得风风光光,留下难忘的回忆。可大操大办,却让婚礼“变了味”,不仅繁文缛节,还铺张浪费,一场办下来往往让新人身心俱疲。在济南市槐荫区腊山街道张家庄村,这里的婚礼不一样。家门口的宴会厅免费用,村民客串当“司仪”,还有萨克斯、葫芦丝等村里自发组织的乐团来助兴,婚礼现场其乐融融,温馨又亲切。
村里建起宴会厅村民可以免费用
前不久,张家庄村就迎来了一场热闹的婚礼,20桌喜宴在村门口的宴会厅里丰盛开席,主人家张先生热情地招呼着亲朋好友喝酒吃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办喜事的头等大事就是置办酒席,过去我们住平房,可以在自家的院子里办,现在条件好了,住上了楼房,可再想要摆酒席就要另找地方了。”张先生说,“好在我们村里有了这个宴会厅,地方免费用,村里的红白理事还帮我们料理了很多事情,婚宴,婚礼的各项程序都没落下,省钱省心省力,我们都很满意。”

走进张家庄村的宴会厅,房间宽敞明亮,桌椅整齐摆放,空调、音响、屏幕等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有能容纳30桌的大厅,还有4个单间,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需求。
在这里,村“两委”负责大礼堂的日常运作与管理,随时满足村民办理红事的各项需求。“谁家有喜事,需要用提前报备一下就行了,我们的宴会厅365天为村民敞开。”张家庄村党总支书记李保勇说。
食材统一采购村民担任厨师
张家庄村位于腊山南麓,共有村民1334户,3200人。过去,村民们谁家有喜事都习惯于在村子里办。“那时候一听说谁家要结婚,村里人赶着去帮忙,有借碗筷的,有腾地方的,还有帮忙端酒端菜的,忙忙碌碌半天,之后大家一起坐下来热热闹闹吃顿饭,祝福一对新人,氛围别提多好了。”李保勇说。

2009年,张家庄村整村搬迁上楼,生活质量提高了,可全村老小再想聚在一起吃顿饭就只能另找酒店了。“在酒店办大席,动辄千把块钱一桌,菜品往往吃不完,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搬上楼后,村两委一合计,村民在酒店里办婚宴,加上婚庆、租车,一整场下来将近十万元,这对普通家庭来说负担实在不小。
说干就干!2011年,经村“两委”集体研究,决定投资60余万元将办公楼三楼打造成宴会厅。村民结婚、生子、祝寿都可以借用宴会厅,宴会时由村里统一采购食材,村民担任厨师,没有其他费用。
一桌婚宴500元就能吃好承接全村八成喜宴
在张家庄村的宴会厅,一般一桌婚宴500元就能吃好,还省去了车辆租赁的费用,婚庆也可以由村民开的婚庆公司承办,只收成本费用,能节省一大半的开支。
彼时,宴会厅刚建成,张庄村“两委”成员孙秀芳就孩子在宴会厅里操办了婚礼。村民参加后对宴会厅的认可度大大提高。此后,村民们都纷纷选择回村办婚礼。“当年我儿子的婚礼就是在村里的宴会厅里办的,请的婚庆公司是村民自己开的,司仪由村委会主任担任,村民自发组织的文艺队还来给我们伴奏,相比外面大酒店举办的婚礼更添温馨亲情、有浓浓家味,婚礼中儿子与儿媳对唱的环节让亲朋感动落泪,十分温馨。”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画面,鲁女士还历历在目。

现在,张家庄村全村80%的喜宴都在宴会厅举办,平均一年能有40至60场。在潜移默化中,张家庄村形成了村民喜事、丧事不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良好风气。不仅如此,每年开学之际的“升学礼”与九九重阳节的敬老宴等活动都在宴会厅里举行。村民们共聚一堂,分享喜悦的同时,尊老爱幼、文明节俭的文明新风也在村民间代代相传。
记者:杨璐 记者:王铮 编辑:刘雨 校对:高新
相关文章:
思泉新材2023年年报解读:筹资现金流大增466.59%,研发投入持续稳定04-15
场地免费用,村民客串当“司仪”,济南槐荫区张家庄村“别样”婚礼树新风04-14
5亩→15亩,台湾水果秋葵扎根平潭!04-14
珲春:打造美丽边境村 各村发力有实招04-14
邓超,干了件大事04-11
河南孟州:“小板凳”议事会成效高04-11
财报透视|儿童课程不好卖,洪恩教育营收下滑,净利润近乎腰斩04-06
医保对参保人住院天数有限制吗?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