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TF规模逼近4万亿元大关之际,公募基金再度掀起细分赛道争夺战。今年以来,聚焦企业经营质量的现金流相关指数基金异军突起,超30家公募密集申报相关产品,产品数量已经突破40只。这场围绕企业“真金白银”的产品竞争,成为继中证A500后又一现象级布局方向。记者注意到,此次参与者阵容呈现多元化特征,不仅有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等头部公募,也有华富基金、苏新基金这种规模在几十亿元至数百亿元不等的中小公募。这也意味着,热门产品不再是指数“大厂”专属。然而,伴随各方加速入场,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同质化产品扎堆申报、中小机构陷入“发得出却活不长”等困境也日益凸显。那么,如何能够留住更多的投资者?“核心还是更多地供给一些低波动产品,让投资者能够拿得住、赚到钱,使得资金真的沉淀下来形成增量资金。”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陈龙认为,基金公司也热衷于做这方面的产品布局,在现金流类ETF之外,后面可能还会有新的方向。4月14日,基金发行市场再次迎来一波同类产品的发行大战,来自南方基金、大成基金等10家公募的现金流主题ETF同步开售。其中,汇添富基金发行的是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其余9只均是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所谓的自由现金流,是指企业在满足资本支出和运营资本需求前提下,供股东和债权人自由支配的剩余现金,可以用于企业现金留存、分红回购、还债付息、额外投资等,是衡量企业财务健康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年以来,现金流主题基金呈现爆发式增长。2月至4月,已有来自易方达基金、银华基金、华夏基金等3家公募的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以及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等产品陆续成立,募集金额合计为41.68亿元。截至4月14日,这5只产品的最新规模达到87.96亿元,实现翻倍。目前,广发基金、鹏华基金、富国基金等公司旗下的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正在发行。随后,嘉实国证自由现金流ETF、汇添富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A将在本月18日及21日进入发行阶段。此外,鹏华基金、招商基金、中银基金等多家公司旗下的相关产品已经获批,发行时间也将提上日程。据记者了解,已有基金公司将在下周启动发行。最新的产品审批进度显示,还有12只现金流主题相关产品正在等待“准生证”的下发,同时还有不少公募基金管理人在陆续加入这一“战场”,上报数量持续增长,产品形态从单一ETF向“ETF+联接基金+普通指基”生态化发展。Wind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已申报的现金流相关基金已经有41只,加入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扩至32家,涉及的指数包括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国证自由现金流、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沪深300自由现金流等多条指数。为何现金流相关产品在当下备受追捧?招商基金指数部有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随着科技题材进入震荡阶段,较高安全边际的价值股作为底仓配置或将在一定程度上熨平波动。“阶段交易层面,价值、质量类资产有望承接阶段调整中的避险资金,追求景气的行情中现金流成长也拥有不错的弹性。”该人士认为,现金流选股能够透过高股息的表象,探寻到有持续较高股东回报能力的优质个股,是更重视企业盈利质量的分红策略,适合长期持有。那么,现金流策略较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招商基金指数部有关人士说,例如希望长期投资、穿越周期的价值偏好投资者,需要平衡投资者组合风险的配置型投资者,以及偏好核心资产但想规避金融、地产的投资者。这是继中证A500指数基金后,又一个引发公募机构扎堆布局的产品类别。在此之前,围绕中证A500的相关指数产品曾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热潮。事实上,即使已经过去半年有余,基金公司对中证A500指数系列产品的布局热情未见消退,申报端扩容仍在持续。Wind数据显示,目前仍有14只相关产品处于待审批或排队发行阶段,加上此前已进入市场的产品,参与这一赛道的产品数量已有148只,布局机构则有85家之多,包括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有某中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除了响应监管政策的号召,布局指数业务既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也是为了完善产品线。“其实公司内部已经开了很多次相关会议,无论是参照海外经验还是结合当前实际,被动指数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明确未来,但巨大的资源投入确实需要仔细考量”。随着近年来被动浪潮的席卷,ETF市场规模也来到4万亿元关口。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ETF市场合计规模达到3.92万亿元。随着各方纷纷入局,随之而来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趋于极致“内卷”的状况下,面对短时间大量资源的投入以及后续的产品营销投入,基金公司也意识到了背后存在的问题。同时,头部机构凭借渠道、流动性优势形成马太效应,后来者需支付更高成本争夺市场份额。“当前ETF确实存在同质化较为普遍的问题,这是指数产品天然的特质,很难完全避免。尤其一些热门指数,上报获批发行的数量都很可观。但跟踪同一个指数,说到底产品又会有什么很大的差别吗?”华南一位指数相关的公募投研人士对第一财经说。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同一标的ETF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相应投入较多资源,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理解为“消耗战”。在头部公募已占据显著优势的情况下,那些后来者如何突围,也很考验机构的布局智慧。“作为ETF市场的后入者,我们从2021年底进入这一市场。坦率地说,尽管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也取得一些成绩,但过程还是充满艰辛的。”景顺长城基金ETF与创新投资部总经理汪洋表示,在他看来,ETF的服务和推广不是冰冷的,公司这几年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前述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最开始的时候会采取发起式的方式布局,例如做指数增强产品或者一些特色品种。“我们还是想走差异化的路线,那种特别卷的赛道或者头部已经做出来的,我们会考虑投入和产出比是否值得”。“最初,因为市场上的ETF产品较少,大家更多地是刷产品的存在感,向投资者宣传自己有这个产品,希望投资者购买。现在内容形式上包括文字、图像等方面,投资者也感受到来自基金公司以及销售渠道立体化的投资服务体系。”陈龙称。在汪洋看来,个人投资者不可能把所有资金都投向一个产品,权益资产配置也应该是组合的形式。“现在ETF品类很多,怎么把这些糅在一起匹配不同年龄、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是真正吸引老百姓投资的最核心的问题。”
相关文章:
“穗新保”首个产品落地,最低保费207元可报销一百多种高值自费创新药械04-15
思泉新材2023年年报解读:筹资现金流大增466.59%,研发投入持续稳定04-15
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打击肉类产品、食用植物油违法犯罪风险会商会议04-15
ETF午评:德国ETF领涨2.66%,国证2000ETF基金领跌3.61%04-15
现金流指数基金成新风口,公募扎堆布局催生哪些隐忧04-14
美债崩溃说明了一切!华尔街:特朗普正在支付“白痴溢价”04-14
痛惜!巨星陨落04-13
美方豁免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商务部回应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