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保障网络基本构建完成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5日讯(记者 林宏松 通讯员 张露)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基层应急管理领域正掀起一场深刻的变革实践:葵新社区“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培训室”挂牌运行,下沙、水头沙社区仓库、办公场所等全面焕新升级,葵丰社区物资集中前置点正式启用,“1+3+N”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保障网络基本构建完成,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物资保障15公里半径、30分钟“快速响应圈”基本建成……这些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大鹏新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的扎实成效,为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直面基层应急管理“职责不清、机制不畅、队伍不强、保障不足”四大难题,大鹏新区创新构建“责任机制+专业队伍+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实现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系统性提升。一是责任体系创新。构建“1+1+N”组织架构模式,通过建立“社区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负责人专职—N名应急管理人员协同”的组织架构,配套制定70余项标准化工作制度,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困局。下沙社区党委书记坦言:“现在每个环节责任到人,遇到突发事件能快速形成处置闭环。”二是专业力量重塑。打造“百企一员”应急铁军,强化“社区应急管理员”队伍,按每100-150家单位配备1名社区应急管理员的标准,实现应急力量全覆盖。实施“专业培训+实战演练+考核激励”三维培养机制,充分激发队伍创造活力与工作热情。至今已开展专项培训40批次,培训人员680人次,队伍专业能力显著提升。三是保障体系升级。构建以1个新区综合应急物资仓库为主基地,3个街道级仓库为分基地,社区前置储备点为子基地的“1+3+N”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保障网络,统筹优化物资仓库布局,推动建设物资共享区域集中点,提高应急救援物资区域辐射力度,实现救灾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能力“双提升”。
大鹏街道下沙鹏飞公园应急管理服务站作为改革试验田,集成应急管理、民生服务等五大功能,2023年7月运行以来已成功处置涉海安全事件10起,服务群众1230余人次,实现了“平时服务、急时响应”的双重功能。“这里就像社区安全卫士,24小时守护让我们特别安心。”附近居民王女士的感慨,印证着改革带来的民生温度。

社区工作站应急管理“强基”建设
大鹏新区社区工作站应急管理“强基”建设不仅是对当前基层应急管理挑战的有力回应,更是对未来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积极探索。新区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基层应急管理事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水平奋勇迈进。来源:深圳新闻网
相关文章:
大鹏新区创新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三位一体”筑牢城市安全防线04-25
百度沈抖:百度智能云系统级智能基础设施 助力企业大模型高效落地04-25
李彦宏:模型有很多,但统治世界是应用,开发者要全面拥抱MCP(附演讲全文)04-25
刚刚扭亏为盈的江苏吴中,站在退市悬崖边上04-24
医药短缺 加沙超400名肾病患者死亡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