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璐
通讯员 潘伟恒
一块普通的叉车铸件,如何“变身”产值50亿元的整车智造基地?一座中部县域城市,如何吸引行业龙头“落子”并带动产业聚企成链、集链成群?
4月2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老河口市中力电动叉车生产基地,探寻这场招商“升级战”背后的故事。
浙江中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动仓储叉车、智能搬运机器人及叉车开发、制造及服务的全球性科技企业。投资老河口前,有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江苏靖江、浙江安吉和杭州富阳。老河口籍企业家朱盛举是该公司股东及配件供应商。
2021年3月,老河口市通过朱盛举获悉:中力股份正谋划在中部布局铸造厂。
得知这一消息,该市招商专班迅速行动,却在对接中发现,铸造项目仅仅是电动叉车整车产业链中的一环,能耗高、附加值低。
“必须跳出配套观念,秉持系统思维,向产业链核心环节突破!”招商专班连夜梳理分析中力机械全国布局、发展规划及老河口市承接优势,从企业畅通物流、压减成本、优化配套等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零部件铸造、叉车总装及配套、废旧叉车再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基地,并制作31页的全产业整车承接的“升级方案”。
“这份沉甸甸的方案让我们看到了老河口的专业和诚意。”中力公司高层充分认可,并于2021年7月正式签约。
“筑巢引凤”吸引企业,离不开配套设施等硬基础,也离不开优质服务等软环境。
项目签约后,老河口以“超常规”速度推进:15天完成征地、60天平整387亩土地,52项开工前置任务提前1个月完成。
2022年2月19日,项目正式开工。2023年2月19日,项目一期顺利投产,第一台整车下线。投产首日,带动30余家配套企业现场签约。
政府服务跑出加速度,企业投资再加力度。
2024年7月,二期项目开工,新增铸件、机加及喷涂、再制造等板块,摩弗研究院、线束生产线等延伸项目接续落地。目前,基地已形成从铸件到整机、从销售到回收的闭环产业链,2024年产值突破10亿元。
记者在总装车间看到,流水线上,工人们正为一台台电动叉车安装驱动轮。机械手精准拧紧螺丝的“咔嗒”声,与传送带的嗡鸣交织成节奏鲜明的“工业协奏曲”。
“每10分钟就有一台整车下线。”装配车间主任杨小明指着刚完成组装的红色叉车介绍,“这款X5新能源叉车续航6小时至8小时,专为食品饮料市场定制。”顺着他的指引望去,成品区整齐排列的30余台叉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即将发往广东等地。
引进一个企业、培育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目前,老河口市中力电动叉车基地联合上下游企业,投资工程机械租赁资产管理公司,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项目进入协议阶段。预计二期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0亿元。
相关文章:
外贸“开门红”!四川资阳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增长超118%04-28
【大省挑大梁·稳进新好·寿光】寿光更多工厂迈向“智”造04-28
老河口叉车智造成群04-28
协和双语学校落户、总投资额298亿!北蔡营商生态圈迈向8.0+04-27
2025大干一场 奋进2000亿元|普思电子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43亿元04-27
快乐值拉满!辽源网红兔乐园焕新升级04-27
被罚近60亿元!两大巨头,发生了什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