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关于中秋节来历和风俗,分享一些冷门的知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2 10:04:38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吃月饼、祭月、赏月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先民对月亮的崇拜,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目前有多种说法,

全家人团圆过中秋节,吃月饼

古人将每个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八月在秋季的第二个月,因此被称为“仲秋”。仲秋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思想家周公旦所著的《周礼》中:“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意思是到了八月,就是滋补身体的季节,应该煲粥喝。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礼记》中记载了古代君王祭祀月亮是在仲秋,“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中“夕月”的意思就是祭拜月亮。古人祭拜月亮的主要原因是在谷物成熟的季节向土地神报告丰收。早在周朝我国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二十四节气的“秋风”这天就是古代传统的“祭月节”。人们总是期待在祭祀月亮的时候,能够出现满月,但是每年的秋风不一定是出现圆月的“望日”,因此逐渐将祭月的时间固定在一定能够出现圆月的八月十五日。所以中秋节起源于周朝的祭月节。

中秋节贺卡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吴刚伐桂”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也和中秋节的来历有关。

“吴刚伐桂”的版本较多,今天介绍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和中秋节有关的版本。

相传在很久以前,湖北咸宁一带发生了严重的瘟疫,有一个叫吴刚的小伙子每天在悬崖峭壁上采药救治得了疫病的母亲。一天,观音菩萨去西天过中秋节时看到了采药的吴刚。晚上菩萨托梦给吴刚,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桂花)的树,它开的金黄色小花泡水喝,可以治好这种瘟疫。并且告诉吴刚,八月十五这天,挂榜山上会出现天梯直达月宫。吴刚用三天时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来到挂榜山顶处的天梯,闻着香气来到月宫的桂花树下,树上金灿灿的桂花开的正繁。他想多摘一点带回去救母亲和乡亲们,可自己一个人终究带不走多少,于是吴刚摇动桂花树,桂花纷纷飘落,一直落到挂榜山下的淦(gàn)河中。飘落的桂花很多,河面清香扑鼻,河水都被染成了金黄色。沿河的人们喝了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

吴刚伐桂的传说

飘落到人间的桂花香气冲天,把正在天宫中举行八月十五聚会的神仙们都惊动了,玉帝派人来月宫中查看。来人一看,月宫神树上的桂花全部都飘落到了人间"淦河"里去了,马上报告给玉帝。玉帝一听大怒,他最喜欢吃的桂花月饼没了馅料,那还得了!于是派天兵天将把吴刚抓来审问。吴刚将摘取桂花是为了救治母亲和乡亲们的事对玉帝说了,并且请求玉帝让他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玉帝听了,非常敬佩这个年轻人,可他毕竟犯了天规,如果不惩罚吴刚,以后谁还听他的。于是玉帝答应了吴刚的请求,条件是只要能把桂花树砍倒,就可以拿回人间。谁知玉帝施了法术,桂花树随砍随合,吴刚砍了几千年也没能砍倒。在每年的中秋之夜,吴刚都会向人间丢下一支桂花,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挂榜山上长满了桂花,乡亲们用这桂花泡茶喝,包月饼吃,从此人间再无灾难。

桂花

嫦娥姑娘和吴刚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侣。吴刚上月宫后,是嫦娥为吴刚的母亲养老送终的。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相思之苦与日俱增。吴刚砍不倒桂花树就回不到人间,那条通往月宫的天梯也被玉帝永久地撤去,嫦娥也无法与情郎相会。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带着七个女儿到挂榜山下的鸣水泉来洗澡。嫦娥机缘巧合地拿走了七仙女的回天仙丹,吃了仙丹,带上玉兔,终于上天和吴刚相会了。回不了天庭的七仙女遇上了董永,于是就有了《天仙配》的动人故事。咸宁的百姓们都会在八月十五这天吃桂花包的月饼,祭拜月亮,表达对吴刚的感恩之情。这就是神话传说“吴刚伐桂”版中秋节的来历。

深圳沙角头举办的祭月大典

而“嫦娥奔月”的传说是经过人们不断地加工创作才是现在的样子。

相传尧帝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炙烤的大地上的百姓没法活了。神射手后羿登上昆仑山顶,一口气射去了九个太阳。西王母为了感谢后羿,送了一粒长生不死仙药给他,后羿将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存在百宝中。神射手后羿射掉九个太阳的事迹传遍天下,很多人都来拜他为师,学习射箭。其中有个叫逄蒙的人也来拜师学艺,可是这个逄蒙是奔着不死仙药而来,后羿对此毫不知情。

八月十五这天,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逄蒙假装生病去不了,因此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师母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不想让这样的坏人吃了长生不死药,去害更多的人,于是机智地与逄蒙周旋。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的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药后,飘飘悠悠地飞出窗外,飞过了洒满银辉的原野,越飞越高。湛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满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最后就住在广寒宫中。

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后羿回来后,不见了妻子。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嫦娥正站在一棵桂花树旁,深情地凝望着他。“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向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无论怎么追也追不上。无奈,后羿只好回到家中,摆下香案,供奉上鲜果、月饼等供品,对着明月下拜祈祷,为月宫里的妻子祈福。乡亲们也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里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这就是“嫦娥奔月”版中秋节的来历。

电视剧《宝莲灯》颜丹晨饰演的嫦娥

当然,这些只是神话传说,月亮上是没有任何生命的。中秋节祭拜月亮的习俗自周朝形成以来,一直都是官方层面的祭祀活动,一直和普通老百姓的关系不大。到了唐代,在贵族阶层和文人知识分子中,赏月、拜月的习俗开始兴盛。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时靠月饼隐蔽传话,取得胜利,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后,军中又吃月饼祝,这被认为是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起源。只不过此时的月饼叫胡饼或者宫饼,里面也许没有馅料。唐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写下了许多关于月亮的诗,像李白著名的《静夜思》中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这首诗不是在中秋节写的,但诗人将思乡之情寄托于明月的表现手法却被历代的诗人所借鉴。

月饼

到了宋代,由于生活的富足和安定,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世俗狂欢的节日。往往八月十五还没到,街上的许多店铺中就开始售卖新酿的美酒,人们争相登楼赏月,欢聚在一起吟诗酌酒高歌。而中秋节最重要的月饼也已经出现,大诗人苏东坡在《留别廉守》中说到了月饼的美妙: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从中可知宋代的月饼内包的是酥油和糖作的馅料。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

元末,朱元璋军中以月饼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相约在八月十五这天起义。明朝建立后,过中秋节的氛围更加浓郁,普通百姓都做月饼互相馈赠,吃月饼更是过中秋节的主要习俗。这个时候的中秋节和现代相同,已经是亲人团聚的“团圆节”了。


中秋节海报

现代,中秋节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已经成为中国人和东亚民族最重要的四大传统节日。除了寓意团圆,现在中秋节还是释放压力、亲戚朋友联络感情的重要节日。

相关文章:

黑钻石原石的外皮特征(你知道宝石之王---钻石是如何鉴定的吗)11-18

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于哪一年(抗日军政大学成立86周年)11-18

人生格言大全8个字大全(人生的至高境界——八字箴言)11-18

湖州莫干山在哪个省哪个城市(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就在浙江湖州)11-18

嫦娥古诗注释及译文(古诗鉴赏:嫦娥)11-18

WPS无法打开数据源是怎么回事11-18

入伏是什么意思啊(何为入伏我们些应该注意什么呢?)11-18

禁止标线指示是什么意思(快速路上压实线变道强行闯卡 交警:规范行车不好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