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中工快评丨“免费养生”“低价兑换”……别这么围猎咱爸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14:00    

来源:中工网

中工网评论员张雪

“我的房间简直成了快递仓库。”——据4月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陕西某高校一名学生的奶奶迷上了直播购物,去年在直播间购买各种物品花了1万多元,其中很多商品价格贵、质量堪忧。记者调查发现,当下,不少老人沉迷直播间购物,花费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部分主播打着“养生课”“专家义诊”的幌子,诱导老年人消费。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和银发经济的兴起,老年群体已然成为推动线上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相比之下,老年人对网络信息的警惕意识和辨别能力往往较弱,很多在年轻人看来“一眼假”的套路,老年人却会信以为真。也正因此,老年人更容易被部分无良主播诱导,一步步落入他们精心设置的陷阱。

不同的直播间里,用的套路大多是相似的:先用“低价兑换”“现金红包”等吸引老人,待老人尝到了一点“甜头”,便开始推销自家产品或课程,以“高品质”“高价值”“数量少”等噱头或话术,诱导老人下单。而老人买回的产品大多与宣传不符——不仅多为“水课”、假货、三无产品,而且极有可能货退不掉、钱追不回,自己干着急。

类似的直播间销售乱象,不仅威胁着老年人的财产安全和消费权益,而且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对此,电商直播平台责无旁贷——须优化平台审核机制,及时预警、封禁违规直播间,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直播间诈骗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为老年人在直播间购物筑牢安全防线。

当然,更重要的是,家人和社会要给予老年人更多情感和精神上的关注。子女要用耐心和贴心帮助老年人树立对新事物的正确认识,与时俱进地更新对网络平台的了解,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有关方面也要多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活动,让他们有更多更有意义的生活选择,避免它们因生活的单调、情感的缺失而沉迷网络世界,刚跨过“数字鸿沟”,便迈入“消费陷阱”。

相关文章:

冯波、杨宗昌、王元春……易方达三名将卸任六产品,新手基金经理批量上位04-13

日行一万步才有减重效果……是真是假?04-13

十年练就“火针刺绣”!金山这位老人用电烙铁绘就十米《百蛇图》引关注04-12

辟谣!“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系谣言04-12

福建南平推介大武夷文旅 邀大湾区游客品大红袍04-12

中国照明海外“朋友圈”不断扩大04-11

长安汽车总裁辞职04-11

观点漫画丨“机器人养老”想象空间越来越大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