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掌上春城讯 去年,“旅居人数达到389万”“平均旅居天数80天”等一系列官方数据,已说明当下“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体验到底有多火。

然而,亦有不少五湖四海的外地人、外国人早早便对四季如春的省会昆明“种草”,在这里生活、安家、创业,甚至成为有着多样面孔的“新昆明人”。或许,云南的吸引力他们最有发言权!

“每年昆明3月,我都会和朋友去长虫山骑行、看日出,感受春天里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时刻,这差不多成为我们之间的一项固定活动。快10年了,骑行、自然环境、美食,都让我爱上这里”,来自法国凡尔登的文森特这样介绍他对昆明的感受。 因为爱情,2015年文森特跟随妻子张海涯来到她的家乡“昆明”生活,也在这里用面包和甜品开启了他热爱的事业。 出生于餐饮家庭的文森特,很小便跟着家人学做面包,16岁开始学习法餐管理,曾在米其林三星餐厅学习和工作过。云南丰饶的物产让他很惊喜,于是萌生了推广家乡美食,让昆明人吃到正宗法餐的想法。


2018年,文森特开办了“À table!”餐厅,成为这家法式餐厅的主厨。幸运的是,文森特与北门书屋旧址无意间邂逅,成就了他延续至今的事业据点“À table!”餐厅。 在这家承载昆明历史记忆的老建筑里,“À table!”成为了向中国食客传递法式风味的窗口,创造中法美食碰撞的一个实践基地。文森特主打的经典“拿破仑酥”“可颂”“法棍”备受昆明食客青睐。

为提升口碑,他对甜品做了减糖改良,面包口感也针对本地偏好进行优化,但法式简餐他始终坚守传统精髓;他还尝试把云南很多本土食材,比如,乳饼、玫瑰酱和法式烘焙、料理巧妙结合,为食客创造惊喜。 在他的带领下,不少年轻的厨师专业学生也来到这里工作,学习、累积厨艺。


刚来到昆明的时候,文森特对昆明的饮食并不习惯,早餐习惯吃面包搭配果酱,但昆明人的早餐大多是咸的、有肉的米线。但现在,小锅米线早已成了他的最爱。猕猴桃、柚子、山竹等法国不常见的水果,也悄然征服了他的味蕾,让这个法国人的“中国胃”找到了归属感。当然,在昆明找到的归属,还有不断被当地人打磨的中文听说能力。 在文森特的印象里,昆明是舒服且很松弛的。走在路上看不同季节的花,家楼下也能随时买到便宜又新鲜的鲜花。

在他看来,昆明和他家乡都有很多大自然体验方式,他的家乡有交融的森林和山谷,春夏季适合徒步,秋冬季适合滑雪,而昆明有湖泊,跟家人、朋友看湖、看日出、露营、爬山、骑行等是最好的周末放松方式。 今年1月,中国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夫妇造访餐厅,与文森特夫妇畅谈法国美食与云南风土的话题,临别时馈赠文森特的花卉科学画,已成为餐厅最醒目、最有云南味道的艺术装饰。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卿 曾皖
责编:赵萍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相关文章:
跨越山海的甜蜜事业 在“舒服昆明”里开花04-22
昆明中研甲状腺医院举办关爱甲状腺健康·早筛早诊学术交流活动04-21
50万㎡智慧机场上线!乌鲁木齐机场北航站区有何不同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