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等四部门启动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之际,湖北率先交出一份“绿色答卷”。据省商务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26日,全省以旧换新总销售量达1261.82万台,销售总额突破207.63亿元,其中绿色智能家电和家装产品成为增长主力军。这组硬核数据印证着“”政策杠杆撬动绿色革命”的实践逻辑。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点,湖北通过精准的政策设计与系统化推进机制,将家电换新工程转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切口,为全国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不同于简单的财政补贴,湖北通过“政策赋能+活动驱动”双轮发力。今年初,湖北率先落地国家“以旧换新”扩围政策,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三类数码产品补贴。根据最新实施细则,个人消费者购买一级能效家电可享20%补贴,二级能效产品补贴15%,单件最高2000元;数码产品按最终销售价15%补贴,最高500元。此外,联合京东、苏宁、唯品会等线上平台,掀起了一场用户触达面更广的以旧换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消费热潮。京东消费大数据显示,在湖北,3-6线城市及县域市场3C数码产品销售额增长100%,电脑品类激增150%。这进一步印证政策对消费升级的精准牵引,这种创新设计将短期刺激与长期转型相结合,形成了可持续的消费驱动力。
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湖北正以 “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为支点,撬动家电制造业的深层变革。这种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一场重构产业生态的系统性工程。美的武汉基地的智能冰箱生产线改造,犹如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共振 。产品能耗降低 25% 的背后,是国产传感器供应商新增12家的产业觉醒,是研发投入强度从 2.1% 跃升至 3.4% 的创新势能。当传统制造遭遇智能物联的时代命题,以旧换新政策不再是消化库存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重塑产业价值坐标的深度革命。通过制定更高的能效标准和智能交互规范,湖北正引导企业从成本竞争转向技术突围。这种倒逼机制促使家电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既激活了本土供应链的创新活力,也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核心动能。
当现代工业文明遭遇资源约束的时代命题,湖北以“从客厅到车间”的完整闭环,将传统意义上的废弃物处理升华为一场重塑产业逻辑的深刻革命。在荆门产业园,格林美公司的智能化拆解线正以年均100万台废旧家电处理量,演绎着新时代的“化腐朽为神奇”。这条金属回收率高达98%的生产线,不仅让格力、海尔等企业的绿色供应链获得再生血液,更带动37家关联企业完成清洁生产改造。这种将环保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的实践,既激活了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基因,又催生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循环产业集群。当再生材料重新注入生产体系,当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湖北的探索印证着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就藏在对资源循环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中。
当前我国正处在绿色转型的关键期,湖北的探索具有重要示范价值。当湖北百万台超期服役家电遇上“双碳”战略机遇,这场以旧换新工程已超越简单的商品更替,演变为发展方式变革的催化剂。从智能家电普及到再生资源利用,从消费理念重塑到产业体系升级,荆楚大地的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样本。这深刻启示我们,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抽象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政策的创新落地,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培育出新质生产力,最终实现民生改善、产业转型与生态优化的多重共赢。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邓羽雪(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人民政府)
责编:詹蔷
相关文章:
纺织行业加速“智”变04-02
全球规模最大家具展,为什么是广州?04-01
上海多部门组织开展“2025年上海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活动04-01
潍坊临朐:竞进赶超满眼春04-01
算法工程师月薪过万!“百城千校万企”来湖北招聘1.4万多个岗位04-01
图片新闻丨临沂:小真菌长成大产业04-01
早知天下事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