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在烟台市福山区高疃镇渡口村成功举办“春韵雅集”非遗汉服游园会。活动以汉服为媒、非遗为桥,邀请外国友人一起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展现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育人实效。
非遗活态传承: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
活动现场,学院学生身着汉服,带领外国友人体验六大非遗项目。在漆扇绘制区,学院学生亲切热心地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一同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漆扇扇面;投壶竞技场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以“精准投递”的专业理念融入传统游戏,赢得喝彩;“小鹿致作”品牌主理人鹿秀女士带领学院学生一同制作甲骨文饼干、揉捏青团;茶艺社的同学们邀外国友人一同啜茶品茗,体会中华茶道;烟台书法家协会会员陈浩老师指导学院学生执笔挥毫,书写华夏气韵;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非遗葫芦画创作区,省级非遗传承人刘伟现场指导学生进行葫芦雕刻与烙印,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对非遗葫芦雕刻技艺产生浓厚兴趣、有了更深的了解。




校地协同育人:打造乡村振兴实践课堂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校企合作揭牌仪式。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与爱在渡口生态农业公司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双方将在非遗传承、乡村旅游策划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经济管理系学生科副科长戴莉表示:“这是我们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渡口生态农业总经理柳榴对学院学生做出高度评价:“高校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文化活力,更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思路。”活动现场,学生们运用新媒体技能,为村里的草莓园、民宿拍摄宣传视频,助力乡村旅游推广。
志愿服务育人:青春力量赋能美丽乡村
本次活动是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重要实践。10余名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活动筹备与执行,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此次活动,不仅传播了非遗文化,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的实践价值。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已与渡口村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未来将定期开展电商培训、旅游策划等志愿服务。高校与乡村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双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通讯员:王炎锋、张鑫
责任编辑:赵成玉
相关文章:
烟台财金集团:校企携手培育新质生产力04-26
无锡市局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04-25
2025升学季·中考 | 做好化学复习,科学方法与心理调适并重04-25
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电站叶巴滩水电站首台机组转轮成功吊装04-25
渝见好“村”光 | 花漾湖山:黔江区小南海镇小南海村04-25
沉浸式“川台一日研” 解锁传媒新魅力04-24
无边光景一时新 幸福生活踏歌来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