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0日讯(编辑 杨斌)近期,各地公布的收储项目开始增多,目前已有16个省份公布了超过1800亿规模的收储项目。不过,土储专项债的发行仍然偏慢,只有4个省份累计发行了约524亿元。业内认为,随着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未来土储专项债的发行节奏有望加快。
据企业预警通的最新统计,近半月以来,湖北、广西、安徽、陕西等省份陆续公布了收储项目进展。在广州市今年初首次公布收储项目后,目前全国已有包括广东省在内的16省公示了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项目的具体信息,覆盖宗地1601块,资金规模(含拟定)约1853.62亿元。
具体来看,广东、山东、四川、江西和福建五省份已公布的收储项目资金规模居前。其中,广东省以214宗地位居首位,涉及资金440.08亿元;山东省紧随其后,有190宗地,涉及资金231.28亿元;四川省则有187宗地,涉及资金177.91亿元。
华福证券固收首席徐亮此前研报指出,当前绝大多数地区落实专项债收储进度偏慢,但多地区已发布运用专项债收储的公示信息与征集公告。土储专项债的发行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链紧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支持地产“止跌企稳”。
从发行情况看,在2月广东、北京首发专门用于收购闲置存量土地的专项债后,目前只有四省发行了土储专项债。据企业预警通统计,湖南、四川、广东和北京四省市分别发行了94.15亿元、6.21亿元、307.19亿元和116.87亿元土储专项债,合计总规模524.42亿元。
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当前土储专项债发行节奏依然偏慢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部门协调磋商、发行土储专项债抬升债务率、选择项目与博弈价格需要时间。从影响来看,土储专项债落地利好城投平台,有利于城投用土地换取现金流,减轻流动性压力。
在今年两会再次提及“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后,3月13日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5】45号),作为去年11月自然资源部《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242号)的细化。
中指研究院认为,自然资源部45号文是对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地方加快发债节奏,预计未来各地将加快公示拟使用专项债回收存量闲置土地的地块清单,并加快专项债发行节奏。
(财联社 杨斌)
相关文章:
营收净利双增 海思科股价历史新高04-14
冯波、杨宗昌、王元春……易方达三名将卸任六产品,新手基金经理批量上位04-13
美团、物美、叮咚买菜、东方甄选、鸣鸣很忙等出台外贸转内销扶持计划04-13
A股利好,“井喷式”爆发04-13
我爱我家连亏两年后靠卖酒店盈利,巨额商誉悬顶,资管业务毛利率连续三年为负04-12
韶关曲江区白土镇:发力撂荒地整治,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