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海河观察】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三角”进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08:59:00    

  2025年从开年到现在,虽然才3个月,却出现了很多新热点新趋势,比如春晚上起舞的宇树机器人、AI领域的深度求索,也少不了屡破电影票房纪录的哪吒、屡屡登上热搜的民营经济。巧合的是,今年这几个广受关注的成果,都是由民营企业做出来的,显示出了民营经济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对于天津民营经济来说,同样是好消息接连不断。2月17日党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来自天津的代表,荣程祥泰集团的当家人张荣华就在现场;3月25日,天津市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多位民营企业家到场发言畅谈未来,让民营经济发展的热度再上一个新台阶。

  为什么要发展民营经济?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说,首先从咱老百姓角度,民营经济其实就是早点摊上飘着香味的煎饼馃子,理发店里上下翻飞的电吹风,也是为亲朋好友提供就业机会的各种民营企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难怪有学者将民营经济亲切地称为“老百姓经济”。

  从城市发展来说,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2024年天津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5%,占全市GDP比重为37.6%,民间投资增长7.6%,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再到全国范围内,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到18086.48万户,占全国经营主体总量的96.37%,从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占比看,均在九成以上。当大疆的无人机飞遍世界,当小米汽车在街道上驶过,民营经济的实力越来越能代表中国。

  作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天津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比如在经济总量的占比上,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相比,我市民营经济占比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也要爬坡过坎,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

  再比如,在高科技领域,民营经济涌现了很多“雏鹰”“瞪羚”等不同层级的企业,有不少的行业单项冠军,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但在具有全国甚至世界级影响力的代表性企业方面,还是有短板的。

  面对这种情况,正如25日的大会上所说,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份期待和鼓励,也是企业、政府以及全社会的一道共答题,三方就像“铁三角”谁也离不开谁,合起力来才会迸发巨大的能量,才能打好民营经济发展这场仗。

  作为“铁三角”的第一个支撑点,企业家的主体作用至为关键。在民营经济发展重镇浙江,改革开放早期就诞生了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传递至今并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以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为内涵的“新四千精神”,让这里的民营经济不断壮大。

  眼下,科技发展浪潮正以迅猛的姿态扑面而来。如何抓住这波机遇,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先锋,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对市场反应敏捷的民营企业可以说是舍我其谁。

  此次大会上,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峰辉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代表进行了发言。作为一家以气象卫星研发与数据应用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就在大会召开前几天,云遥宇航2025年的第三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让公司拥有了“海河一号卫星”“天津滨海一号卫星”“天津大学一号卫星”等46颗气象卫星,发射气象卫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天津乃至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代表性民营企业,也是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铁三角”的第二个支撑点,是政府要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们安心顺心舒心。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用心用情助力民营企业成长,持续在亲商安商、助企便企上下功夫,全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切实提高企业获得感。

  抓营商环境有力度、有速度、有高度、有温度,是天津一如既往的坚持。2023年11月,天津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9条”,提出7方面共29条具体落实举措,细化分解为138项具体任务,并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形成重点任务台账。整个2024年,天津市收集民营企业问题18901件,解决18443件。2025年3月《天津市“政企同行·有需必应”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正快马加鞭打造企业可感可及的一流营商环境。从出席这次大会的天津民营企业家名单上,可以再次感受到这一点,这里既有荣程祥泰这样的老牌大型民营企业,也有云遥宇航这样的后起之秀;既有360科技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有吉庆祥服饰这样的传统旗袍手艺人。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处在哪一个领域,都是座上宾,都是自己人。

  支持民营经济,离不开解决企业的“痛点”“难点”,要真抓实干也需真金白银。去年11月,2024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在天津召开,主题的第一项就是融资,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海河产业基金与民营企业合作46只母基金,投资150家本地民企。在科技创新高地的天开园,已吸引聚集350多家科技服务及金融服务机构、40多只创投基金,园区内注册企业的累计投资超过了11亿元,贷款接近10亿元。

  第三个支撑点,就是离不开你我一样普通市民的支持。作为老牌的工商业城市,天津历史底蕴深厚,从耳朵眼炸糕到爱玛电动车,从老美华鞋业到鑫恩华大数据,衣食住行各领域拥有众多的本地民营品牌,它们的成长壮大就是我们自己的成绩。近几年“祥禾饽饽铺”大火,从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小铺子,到现在已陆续建立超过50家直营门店,建设过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成为很多人来津旅游必买的城市点心,原因之一就是离不开咱天津人的支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向好,投资兴业正逢其时、恰到好处,民营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可期。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坐标上,民营经济的命运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通过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三角”进攻,将为城市发展提供澎湃动力。(观察员 澎恰恰)

相关文章:

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将于4月13日至16日在海口举办04-03

陕西省级金融企业资产总额突破2.48万亿元 同比增长4.61%04-03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省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促进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04-03

吉林省十壹匠人教育科技集团:十年深耕,领航东三省 AI 大数据人才培养04-0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议政)04-03

学校幼儿园违反将从重处理!食堂用餐安全新规发布04-02

上海广告行业首次突破3000亿,5年营收规模实现翻倍增长04-02

获利9897万、罚没3.96亿!一股民以虚假申报手段操纵多只股票被罚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