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利率是指 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在贷款合同中约定的应当收取的利息的数额与所借出资金的比率。这个利率是在贷款合同签订时确定的,并且在贷款期限内,除非合同中有特别约定,否则该利率是固定不变的。
与合同利率不同,实际利率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市场利率的波动、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调整等。实际利率是借款人在贷款期间实际支付给贷款人的利息总额与贷款本金之比。
合同利率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固定利率:
在整个贷款期间内,利率保持不变。
浮动利率:
贷款利率会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而调整。
在签订贷款合同时,借贷双方会明确约定合同利率,并在合同中详细列明。合同利率是计算利息和还款金额的基础,对于借款人和贷款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在签订贷款合同时,双方应充分了解并明确合同利率的含义和可能的风险。
相关文章:
A股利好,“井喷式”爆发04-13
普法时刻 | 原告齐某诉被告王某买卖合同纠纷案——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04-11
国泰海通:投资人应战略看多中国04-10
国家开发银行一季度新增贷款1850亿元支持经济大省04-08
机构:全球动荡加大了新西兰联储明日更大规模降息的可能性04-08
美国太空军135亿美元项目招标,SpaceX获得最多订单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