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主要犯以下几种罪行:
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诽谤罪:
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寻衅滋事罪:
在网络上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他人在网络活动中的个人信息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
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威胁、要挟,强行索要财物的行为。
网络暴力行为如果构成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若扰乱公共秩序,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可能被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如果侵犯了民事主体的名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建议: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建立有效的举报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暴力行为。
鼓励受害者勇敢维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报道称中方对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发动网络攻击?外交部:颠倒黑白04-11
山西省2025年新建6000个5G基站04-11
助力破解自然人网店维权难题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行业标准04-09
偷拍催生“流量至上”等畸形价值观,严重破坏网络生态|文艺评论04-07
“甲亢哥”上海直播6小时不卡顿,网友点赞的网络基建为何如此丝滑?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