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特困企业如何界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31 17:43:38    

特困企业的界定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标准:

财务困境:

企业上年度亏损,且固定性支出超过现金流入。

固定性支出:

企业的固定性支出(如租金、工资等)大于其现金流入。

经济恢复预期:

企业虽然目前面临困难,但有恢复经营的希望。

就业稳定性:

企业已制定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没有裁员或少裁员。

合规性: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省及所在区域产业和环保政策(国家限定行业除外),并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

认定程序通常由当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工业和信息化、国资、税务等部门负责。认定为特困企业后,企业可享受一定的财政补助,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相关文章:

黄 南 打出经济“组合拳” 实现多点开花04-19

绵阳:校招夜市+政策宣讲,点亮青年就业新“夜”态04-17

我的深圳故事|深圳兔展CEO董少灵:13年前在北大宿舍注册兔展智能品牌04-17

阜阳:近500名退役军人赶“招聘大集”04-17

兴县绿电园区开发及能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签约仪式在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04-17

浙江官方发文:选聘700名“科技副总”04-16

湘琼两省企业合作交流暨长沙先进制造业招商恳谈会在三亚举行04-15

国务院国资发布最新1218家“双百企业”“科改企业”名单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