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在离职后 一年之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则不受此仲裁时效限制,但一旦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具体来说,劳动者在离职后的一年内,可以向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里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及其复印件、相关证据复印件、证据清单和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这一年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了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了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那么仲裁时效会因此中断,并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此外,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仍需在一年内提出。
综上所述,劳动者在离职后一年之内是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提出仲裁申请,则可能丧失通过仲裁解决争议的权利。
相关文章:
交口街办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04-07
替超1万名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京东的率先行动有何底气?03-31
上班时间有多少种01-20
高管开除扣多少工资01-20
工资最多能抵扣多少01-19
工厂放假最长可以放多久01-18
请病假多久后被辞退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