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一要点三计划”出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0:06:00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扣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样板,新的一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有哪些工作计划、重点举措?

日前,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及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即“一要点三计划”)印发,全年“任务书”敲定、“计划表”出炉:安排审议省级法规项目19项,包括继续审议项目6项,初次审议项目13项;安排监督项目33项,将检查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专题询问;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对省十件民生实事实施情况的满意度进行测评,并测评2026年候选项目……

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在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取得新成效,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制定促进轨道交通、海上搜救合作等大湾区法规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根据2025年度立法计划,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安排继续审议项目6项,初次审议项目13项,预备审议项目21项。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量身定制”粤港澳大湾区专项立法计划(2024—2027年),成为全国首个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的专项立法计划,明确每年推出2部左右大湾区法规。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落实该计划,拟制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条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海上搜寻救助合作条例、促进粤港澳气象合作发展条例等。

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拟抓紧制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低空经济发展条例,研究制定数据条例、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条例等。

突出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将制定县域经济振兴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

围绕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计划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研究制定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等。

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3月已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还将制定民办教育条例,修改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征兵工作规定等。

根据立法计划,省人大常委会继续推行法规征求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制度,探索省人大代表挂钩联系法规项目制度。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江海、南沙、福田3个“国家级”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我省联系点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还要继续探索建立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备案审查工作专项报告制度。

此外,还将加强对设区的市、自治县法规的审查指导,健全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推动茅洲河流域、练江流域、桑浦山保护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等市域协同立法,探索跨省域协同立法。

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出监督“组合拳”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专题询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报告、托育服务发展报告……

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共安排33项监督项目,包括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2项,计划和预算监督7项,执法检查5项,专题询问1项,专题调研8项,紧紧围绕中心、贴近民生、突出重点,切实做到发展所需、改革所向、监督所至。

为助推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省人大常委会将重点调研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规划建设治理、科技创新引领、基础设施高效互联、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情况;也将重点检查大湾区内地9市,及汕头、汕尾、阳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阳7个沿海市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把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立法供给、加大监督力度、专门作出决定,并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其中将在11月份开展专题询问,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未来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要点,力求问出社会关切、问出工作实效。同时,还计划专题调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听取审议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情况的报告等,打好监督“组合拳”,助力广东产业体系向新图强。

助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将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扎实做好计划、预算、审计等法定监督工作,听取审议2024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类企业)管理情况等报告,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和“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专题调研。此外,还将围绕助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对典型镇、村开展蹲点式调研,探索总结农村改革发展新思路、新方法。

健全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回头看”机制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2025年度代表工作计划列出28项内容,着力以高质量代表工作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代表工作计划提出,要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3月中旬以来,全省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行动的“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有序开展。按照“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的原则,代表主题活动融入全年代表工作,广泛动员代表更好履职,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等,更好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代表联络站是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社情民意的平台载体。根据计划,今年将进一步落实联络站相关工作机制,完善联络站民主民意表达平台作用,常态化接待群众、常态化开展活动、常态化反映民意。同时,还要支持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党建平台、社区服务中心等共建共用,推动建立产业、行业、园区、区域等特色型联络站。

去年,广东在全国首创“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三常”模式和“省人大常委会评议+市县乡人大代表票决+基层民生微实事立办”三重架构,将代表大会期间履职与闭会期间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有机结合在一起,初步形成省域全覆盖的为民办实事闭环机制。

接下来,省人大常委会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代表全链条参与为民办实事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和功效,组织代表全过程参与民生实事的征集、审议、表决、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年底对今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实施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并对2026年候选项目进行测评,确保形成民生实事评议工作闭环,以“民生小切口”推进“社会大治理”。

计划还提出,要发挥好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前沟通协调和预提交机制作用,开展代表建议“提办对接”服务现场活动,健全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回头看”工作机制,推动承办单位实现重点办理一项代表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工作任务已明确,接下来要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干出实效,努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样板,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人大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相关文章:

#(体育)田径——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1站):广东队获男子4x100米接力冠军04-13

美团、物美、叮咚买菜、东方甄选、鸣鸣很忙等出台外贸转内销扶持计划04-13

甘肃庆城:肉羊产业提质增效“羊”关大道越走越宽04-13

在华北和广东吹的是同一阵狂风吗?04-12

先行指标看经济丨投资回暖 消费市场“春意盎然” 重点领域建设提速04-12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公布,广东多个知名品牌入选04-12

苏州中学附属三亚学校最新进展!04-12

一场盛会共赴“未来之旅”,交流对接促广东文旅供需双赢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