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纵览快评|李现“打鸟”破圈,是一场关于生态保护的共情联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2:11:00    

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

当《国色芳华》中的“花鸟使”打破次元壁,偶遇现实中的鸟类摄影爱好者,“打鸟”知识以一种很新颖的方式进入公众大脑。

恰逢踏春好时光,演员李现因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拍摄鸟类照片被生态环境部点名表扬,随即引发全国性的观鸟热潮。这一事件看似是影视明星个人兴趣的偶然出圈,实则折射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以及影视、文旅、环保等领域深度联动的跨界影响力。这不仅带动了公众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更挖掘出“观鸟文化”背后的情感共鸣,甚至创新了城市生态旅游的推介方式。

“打鸟”现象破圈,知名演员的光环效应发挥了作用。演员李现饰演的“花鸟使”蒋长扬负责为皇家搜罗奇花异鸟,影视剧角色赋予演员新的身份形象,当公众看到演员李现在日常生活vlog中分享“打鸟作业”,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情感迁移。这种角色与现实的重叠,使得文明“打鸟”、文明观鸟等生态保护议题,以更轻松、更具故事性的方式传递到公众视野。相较于传统的说教式科普,这种入心入耳入行的渗透效果更为明显。李现“打鸟”现象破圈的意义,恰恰在于提供了一个讨论生态文明的契机:如何在“热爱自然”与“保护自然”之间找到平衡。

“打鸟”现象破圈,地方政府具备敏锐的热点转化能力。“打鸟”热潮迅速被各地文旅部门捕捉,北京、广西、湖北、云南等地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喊话,发布“观鸟地图”,邀请李现及全国游客前往拍摄本地珍稀鸟类。这场互动不仅是城市宣传的成功案例,更标志着“观鸟旅游”从小众爱好向大众消费的转变。生态环境好不好,野生动物来投票。最好的流量,永远在青山绿水间。观鸟旅游的兴起,让地方政府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具备强竞争力的“城市IP”。

当“观鸟文化”不再仅是摄影爱好,而是每个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守护时,这场始于热搜的短时潮流,才能真正沉淀为长期的生态保护动力。正如新闻评论区一位观鸟爱好者所言:“每一次快门的按动,都应携带对生命的尊重。”当镜头不再惊飞枝头的春意,才是人与自然最美的合影。

相关文章:

“东秦清风”拂校园 禁毒“铠甲”护童年04-15

白雨石已任恒丰银行党委副书记 拟任行长04-14

路边遇到这种诡异姿势的鸟 赶紧远离,千万不要碰!04-14

辟谣!“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系谣言04-12

《还珠格格》“柳红”回应退圈传闻:我一直在拍戏04-12

《还珠格格》“柳红”回应退圈传闻,透露最后和谁在一起04-12

因极端大风,北京八大处公园临时闭园04-11

果然视频·看天下|特朗普对俄表达不满:不是个好现象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