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什么是困难党员标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9 21:07:39    

困难党员标准通常根据党员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情况来评定,主要包括经济困难、身体困难、家庭困难等方面。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和组织而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 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

2. 本人或家庭成员罹患重病、遭受意外伤害或其他重大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

3. 遭受自然灾害或遭遇重特大事故,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

4. 无经济来源、家庭负担特别重、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

5. 经党员群众公认、基层党组织认可,生活特别困难的其他类型党员。

评定困难党员时,需要严格按照党的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残疾证、低保证、重大疾病诊断证明等。此外,根据困难程度,党组织可能会提供一次性生活补助或其他形式的帮扶。

相关文章:

干部任职前公示(2025年4月11日)04-12

探寻节水之道,聚焦节水成效 肃南县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题调查04-10

任前公示!莆田拟提任12位干部04-08

碧江区:着力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04-07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公示,桂海潮在列04-07

人事丨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公示04-07

江苏宜兴干部任职前公示04-07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议政)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