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过程。以下是民事调解的主要步骤和方式:
诉前调解
在诉讼活动开始前,法院利用“法院干警送法下基层”活动与已建立的民调网络相结合,对纠纷进行调解,力求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化在初始状态。
立案调解
在立案阶段,法院及早介入案件,对案件进行调解,作为诉前调解的有效补充。
庭前调解
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和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解决纷争。庭前调解是在法院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根据案情和实际情况达成调解协议或转入庭审程序。
书信(网络、短信)方式调解
当事人起诉后,法院可以通过书信、网络、短信等方式进行调解。
社会化调解
法院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群众协助调解,利用巡回办案、干警下基层的第一手信息作依托,召开调解会调处纠纷。
开庭调解
在开庭审理时,法院对当事人进行调解,这是开庭审理的组成部分。
调解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自愿原则
调解应基于当事人自愿,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得强迫调解。
平等原则
调解应在双方当事人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尊重诉讼权利
调解过程中应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依法调解
调解应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熟悉案情
审判人员应熟悉案件、卷宗和案情,以便在调解过程中抓住重点,有效推进调解工作。
态度和蔼
对待当事人要态度和蔼,取得当事人的信任,以便更好地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和心理,从而有效进行调解。
遵循法定程序
调解过程中应遵循法定程序,做好调解准备工作,确保调解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注重调解后续工作
调解成功后,应注意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确保调解成果得到有效执行。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民事调解旨在帮助当事人以较为简便的方式解决纠纷,减少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
相关文章:
最大的相框多少寸02-01
橱柜中间留多少高度02-01
公牛插线板多少功率02-01
燃气炉承重多少02-01
家用大概能有多少电流02-01
卖房中介要多少费用02-01
木地板减尺多少02-01
石棉布耐温多少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