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因为在黄州的时候表现较好,被朝廷恩准调往汝州担任团练副使。暮春四月,好友道潜自黄州送苏轼父子二人到达九江,然后三人共游庐山。
庐山又名匡庐,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山川奇峻,风光旖旎,历来是古代文人墨客最为钟爱的游览胜地。
从晋朝的陶渊明,再到南北朝的谢灵运,皆曾游历或者栖居于匡庐周边,他们汲取山川之灵秀,融于笔墨之间,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朝是中国诗歌文学的鼎盛时期,唐朝的大诗人张九龄、孟浩然、李白与白居易,更是直接以“庐山”为题,留下了大量传颂千古的佳作。
一、立誓“绝不作诗”
苏轼因官职调动的原因,得以顺道游览庐山,他的内心自然是欣喜万分的。然而,在进山之前,他就事先与道潜等友人立下了誓言:此番游庐山,绝不作诗。
对于不作诗的原因,苏轼并未明言,但是细想之下,亦不难理解。毕竟庐山之上,传世佳作琳琅满目,即便苏轼才华横溢,也很难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创新意。
正如李白游黄鹤楼,欲题诗楼头以作留念时,一抬头瞥见了崔颢《黄鹤楼》高悬于壁上,于是只长叹一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因此苏轼一想到前人的庐山诗,就打定主意自己此行坚决不写诗了。游山题诗,是要动脑子的。一动脑子就耗费心神,又有可能破坏游兴。
故此,苏轼事先约定“绝不作诗”是明智之举。然而,当他真正踏入庐山之后,却又立刻反悔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苏轼一进山,早有沿途多事的人将消息传到了山上的寺庙里,僧人早就听说过苏才子的大名,于是纷纷下山来迎接他。
二、破誓“连续作诗”
在此盛情难却之下,苏轼提笔写下了《初入庐山三首》,诗中云:
其一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其二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其三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苏轼在这组诗中简要表达了自己初入庐山时的感受,他说,初时因道路不熟而行进艰难,欲识庐山真面目,还需他日再来。
又说自己久慕庐山清雅,曾幻想置身其中,如今终得一见,恍若圆梦。最后,他感叹自己虽着芒鞋、持竹杖,简装而行,却惊觉山中之人皆如故人,对自己礼遇有加。
这组诗虽然不是苏轼艺术成就的巅峰,但是字里行间流却露出了他对僧众热情接待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苏轼父子与道潜和尚继续游览到山南的五老峰,进入“开先寺”后,才真正开始深入领略庐山之美,并创作了《庐山二胜》。
《开先漱玉亭》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馀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栖贤三峡桥》
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
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
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跳波翻潜鱼,震响落飞狖。
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
空濛烟霭间,澒洞金石奏。
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
玉渊神龙近,雨雹乱晴昼。
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这首组诗的第一首诗,描绘了开先寺后青玉峡中两处瀑布的壮丽景象,第二首诗则抒发了作者面对三峡桥下激流时的深切感慨。
两首诗叙事唯美,想象力丰富,颇具李白诗风,但是有鉴于庐山瀑布的题材已有张九龄、李白等大家“珠玉在前”,苏轼的这两首诗虽然不错,但是却未能超越前人。
接下来,苏轼一行三人继续游山,途中遇到了一件颇为有趣的事。当他们游历至黄龙寺的温泉院时,于墙上发现了一首游客留下的题诗——《题温泉壁》,诗曰:
禅庭谁立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
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
此诗大意描绘了在禅寺庭院中,石龙头下温泉沸腾不息的景象,并寓含了禅宗修行者欲以温泉洗涤众生尘垢,终归清净本源的宏愿。
然而,苏轼这位“杠精”级别的“禅宗居士”,仍然觉得墙上这首诗有可待商榷之处,于是他即兴作“和诗”一首,与原作者进行了一番“思想碰撞”,苏轼的和诗为: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和诗之意,在于质疑温泉石龙的“属性”,并指出泉水是自然流淌而出的,它的一吞一吐,并不是受任何人的控制形成。
并且“众生本无垢”是禅宗的一个重要观念。如果前诗的作者认同“众生本自清净”的说法,那么泉水的寒温,对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和诗”透露出了苏轼对佛教禅理念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禅修实践的深刻思考。
黄龙寺作为禅宗的道场,题诗者显然也是禅修中人。但是苏轼的和诗,从另一角度对“温泉洗垢”之说提出了质疑,展现了其敏锐的思辨能力。
苏轼题完和诗后,原作者可遵和尚闻讯赶来观看,随即抓住这一“热点”,针对苏轼的《庐山二胜》续写了一首《续三峡诗》,试图一较高下。
苏轼读后发现这位大和尚“并不高明”,他根本就是有意要来“蹭自己的热度 ”,于是就没有再次作诗回应。
不过可遵和尚却因此感到不满,从此四处宣扬苏轼是因为嫉妒自己的才华,所以不敢继续作诗相和。
可遵和尚甚至跑到栖贤寺,要求住持将他所写的续诗与苏轼的诗一同刻到石壁之上,结果被赶出了山门,沦为一时笑谈。
三、传世佳作问世
随后,苏轼离开温泉院,继续山中漫游。他拜访了好友李常的读书处,留下《书李公择白石山房》一诗:
偶寻流水上崔嵬,五老苍颜一笑开。
若见谪仙烦寄语,康山头白早归来。
随后,苏轼又在律宗东林寺借宿,在与住持交谈之后,写下了《赠东林总长老》: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上述两首诗,均显平实。直至东林长老引领苏轼去游览了西林寺,面对庐山层峦叠嶂、变幻莫测的景致,苏轼灵感迸发,创作出传世佳作——《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结语
元丰七年苏轼游历匡庐山,共作诗九首。其中,前八首虽各有特色,但是未能广泛流传,唯独最后一首《题西林壁》名扬四海。
最后一首诗之所以出名,并不全是因为该诗在艺术技巧上达到了巅峰,而是因为诗中蕴含的深邃“哲思”,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共鸣。
后来,黄庭坚对此诗评价道:“此老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
这句话高度赞扬了苏轼在诗中展现的深刻哲理与精湛表达,仿佛他对般若智慧的阐述已至极致,无一丝冗余。
自古以来,描绘庐山风光的诗人众多,即便是被誉为“两宋第一才子”的苏轼,也难以在纯粹的写景上超越前人的辉煌。
因此,苏轼巧妙地选择了另辟蹊径,直接放弃了对庐山影观的直接赞美,转而借山势的千变万化,引发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种创新性的尝试,不仅让《题西林壁》一诗在众多庐山诗中脱颖而出,更使该诗的境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对传统诗歌的“推陈出新”。
相关文章:
黑钻石原石的外皮特征(你知道宝石之王---钻石是如何鉴定的吗)11-18
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于哪一年(抗日军政大学成立86周年)11-18
人生格言大全8个字大全(人生的至高境界——八字箴言)11-18
湖州莫干山在哪个省哪个城市(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就在浙江湖州)11-18
嫦娥古诗注释及译文(古诗鉴赏:嫦娥)11-18
WPS无法打开数据源是怎么回事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