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哪些属于法律行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9:23:49    

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行为。具体来说,法律行为包括以下几类:

单方法律行为:

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例如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

双方法律行为:

基于双方当事人相互对应的意思表示成立的行为,例如买卖、租赁等。

多方法律行为:

基于多方意思表示成立的行为,例如合伙、协会的设立等。

有偿法律行为:

当事人互为给付一定代价的法律行为,例如买卖合同。

无偿法律行为:

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一定代价的义务,而他方当事人不承担相应给付义务的法律行为,例如赠与。

要式的法律行为:

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当事人自由选择一种形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诺成性行为:

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一经达成,法律行为即告成立。

实践性行为:

除了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外,还需要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现实给付才能使法律行为成立。

有因行为:

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有原因,即当事人实施法律行为的原因或动机。

无因行为:

法律行为的成立不受原因的限制,即使没有原因,法律行为仍然有效。

财产行为:

涉及财产权益变动的行为,例如买卖合同、遗嘱、处分权利等。

身份行为:

涉及人身权益变动的行为,例如婚姻、收养等。

这些分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一个法律行为可能同时属于多个类别。例如,一份买卖合同既是双方法律行为,也是有偿法律行为。

建议在具体案件中,根据法律行为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判断其属于哪一类法律行为,以便正确适用法律。

相关文章:

凝聚司法合力,电白区法院邀请电白区检察院检察长列席审委会04-10

刚果(金)发生沉船事故 至少22人遇难04-08

叶县:巾帼志愿绽芳华 法治春风润民心04-02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联合开展职务犯罪庭审观摩活动04-02

AI在韩国律考合格,但当不了律师03-18

电视反应什么原因01-24

墙黑了什么01-23

质证期间是多少天01-19